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百科 > 姓氏溯源

丁氏姓氏溯源

发布时间:2020-12-07 15:13:00 点击:
  丁姓来源主要有3个。
  
  1、 源自古丁国。《郡国志》载:“商时丁侯叛, 武丁讨之。”古丁国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 巳经存在,但不知其世系和姓属。直到商末, 周武王灭商时丁侯国还存在,商末时丁侯国大 概在河南,不久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古丁国丁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
  
  2、 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 夏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 西。商末,后裔吕尚,也称姜子牙、太公望, 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齐,国都山东临淄, 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太公之子丁公仮继 位齐国,丁公之庶出之子以次序为氏。姜姓丁 氏的历史约有3000年。
  
  3、 其他姓的改姓,以及明朝以后,进人中 原的西域人,因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 无姓译名中间多带有丁字,其后代子孙汉化人 汉族,多以丁为姓,这部分丁姓是组成丁姓汉 族的重要成分。改姓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三国东 吴孙权的族人定武中郎将孙匡的改姓,在抵御 曹操的军事行动中,孙匡因犯军纪,“烧损茅芒, 致乏军用”,孙权命其族别为丁姓,从此以后 江东地区多了一支丁姓。多分布于江苏、福建 地区。
  
  二、宗族分布
  
  丁姓的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 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济阳郡 望,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 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 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 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 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 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 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 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 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唐代, 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
  
  "陈元光军诰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 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宋元时期,有 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省崖县西 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 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 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 新加坡、美国等地。
  
  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 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今日丁姓以江苏、 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 贵州、吉林、辽宁等省为多,上述十一省丁姓 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 72%。丁姓在台湾也遍及 各地,以台北、澎湖、嘉义、新竹和嘉南地区 最多。以其人数而言是第89位。丁姓自闽、粤 一带,播迁到台湾,也是为时较早的。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三、郡望堂号
  
  1、 郡望
  
  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 西河、洛阳等。
  
  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 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 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2、 堂号
  
  堂号众多,如圣孟堂、三治堂、五果堂、济 阳堂、梦松堂、乐中堂、聚庆堂、内北堂、顺和堂、 鼎甲堂、聚书堂、雍睦堂、应兆堂、庆大堂、 驯鹿堂等。
  
  鄂州丁姓宗谱记载堂号有受易堂、松兆堂。